特色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特色小说 > 秦将 > 第六百四十四章:天命之说

第六百四十四章:天命之说

第六百四十四章:天命之说 (第2/2页)

先问胡亥,就是避免他跟着其他公卿学,始皇帝想听听自己儿子的看法。
  
  赵佗也跟着望了过去,目中闪过好奇,他和这位“秦二世”尚没有多少接触,如今刚好看看对方的行为如何。
  
  胡亥年纪虽小,但机灵活泼,面对父皇问话,眼珠子一转,已经是有了答案。
  
  他嘻嘻一笑,说道:“我大秦之所以能并吞天下,灭六暴强,那自然是靠了父皇的神武英明,在父皇的领导下,我大秦战士英勇奋战,这才统一了天下。若无父皇,就没有今日的大秦!父皇就是一切的原因!”
  
  马屁精!
  
  赵佗心里嘀咕了一句。
  
  怪不得这胡亥最受秦始皇宠爱,这次东巡,诸位年长的公子一个没带,只让年岁最小的胡亥跟随,瞧瞧人家这说话的技术。
  
  若是换成扶苏来,怕又是一番长篇大论,根本讨不了皇帝开心。
  
  果然,始皇帝哈哈笑起来,边笑边摇头,说道:“你这小子啊,就会逗朕开心,大秦能够统一天下,岂只是朕一人的原因。”
  
  说着,始皇帝转头看向旁边沉默的子婴。
  
  这一次随从的嬴姓宗室,除了胡亥外,也就子婴一人,自然引人注目。
  
  “子婴,你以为如何?”
  
  赵佗忙抬头望去。
  
  秦一世问完了“秦二世”,又向“秦三世”问话。
  
  这般三世同堂的场面,那可真是极为少见。
  
  子婴微一沉吟,回道:“回陛下,我大秦统一天下,陛下自是首功。之后便当是历代秦国先君的努力,自孝公变法图强,之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先王,奋勇争先,使我秦国越发强大,这才奠定统一天下之基。”
  
  子婴的回答中规中矩,确实符合他的年龄和身份。
  
  始皇帝也点头道:“然也,朕乃奋六世之余烈,方以强盛之大秦碾压六国,若无六代先君发奋,亦无朕今日之伟业。”
  
  周围众人点头称赞,秦国能统一天下,和连续出了六代明君绝对大有关系。
  
  如果这六人里,哪怕只出了一个败家子,也没有今日的大秦天下。
  
  问话儿子和弟弟后,始皇帝的目光又看向了站在子婴旁边的自家女婿。
  
  “武功侯以为呢?”
  
  始皇帝饱含期待的开口。
  
  胡亥和子婴的话让他认可,但他觉得还不够,他希冀赵佗的回答。
  
  周围重臣听到这话,全都精神一振。
  
  胡亥好奇的看着自己这个姐夫。
  
  廷尉李斯也眯着眼望过来。
  
  周青臣和淳于越等儒生注目相视。
  
  面对无数道目光的注视。
  
  赵佗面色平静,向皇帝行了一礼,便抬头与他对视。
  
  “禀陛下,臣认为我大秦能统一天下,只有一个原因。”
  
  “天命!”
  
  这一刻,始皇帝的眼中爆发出光彩。
  
  果然,赵佗能理解他!
  
  赵佗沉声道:“昔日周室内乱,先君襄公得宗周之地而立国,乃是天命。后文公出猎,获黑龙象水德之兆,是天命。穆公称霸西戎,辟地千里,是天命。自孝公变法,至于庄襄王连出六代明君,亦是天命!”
  
  “是天命让我大秦一统天下,是天命让陛下成为天下之主!”
  
  “一切,都是天命!”
  
  在赵佗的声音中,众人悚然一惊,纷纷在心头暗骂马屁精。
  
  就连廷尉李斯也是磨着牙齿,这赵佗把他想说的话全给抢了。
  
  好在始皇帝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他的嘴角微微上翘,他没看错人,赵佗应该是知晓了他真正的心思。
  
  知道他来到这东方封禅泰山,和祭祀各地山川的真正目的了。
  
  始皇帝,除了封禅以夸耀功绩外,更是要向天下昭告大秦的天命,获得合法合理的统治宣称,这是对帝国统治大有好处的事情。
  
  如果你说是靠着大秦历代先王努力拼搏打下的江山,六国士人和黔首除了愤恨之外,并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若是宣传天命,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博士仆射周青臣反应极快,立刻拱手道:“大秦天命所归,陛下奉天命并吞四海,成就万世之伟业,正当封泰山,禅梁甫,告命于天。还请陛下移步泰山,行封禅之举!”
  
  看到周青臣趁机站出来拍马屁,李斯笑了笑,眼中却已经满是冷光。
  
  始皇帝则是在周青臣的声音中,再次感觉到自己的伟大,以及天命所归。
  
  他看了周青臣一眼,又望向赵佗,笑着点了点头。
  
  “朕当移驾泰山,于六月六日,行封禅大礼,以昭告我大秦天命,并以功绩告命于天!”
  
  始皇帝转身望向悬崖外,只见满目平原辽阔,一望无际,顿觉胸中满怀慷慨豪壮之气。
  
  这,就是朕打下的天下。
  
  而朕就是天命之主。
  
  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赵佗默默看着这一幕。
  
  “天命啊……”
  
  子婴的身份,大概有五六种,其中较主流的有两种。一个是《秦始皇本纪》里“二世之兄子”,另一个是《李斯列传》里的“始皇弟”。
  
  前者最为流行,从东汉到近现代多采用此说,甚至还有说是扶苏之子的,不过从逻辑、年龄上各方面来讲都不太符合,现在较多的采用“始皇弟”一说,参考相关论文《秦亡王子婴辨疑》、《秦王子婴非二世兄子辨》、《再探秦王子婴身世之谜》。
  
  至于网络流行的成蟜之子说,是马非百先生将“始皇弟子婴”断句为“始皇弟子,婴”,说他是始皇弟弟的儿子,叫做婴。
  
  然后李开元先生秉承此说,并进一步联系到成蟜身上。持此说的暂时只看到李开元先生一人,乃一家之言,此处不取。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