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特色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七百五十五章 法贴

第七百五十五章 法贴

第七百五十五章 法贴 (第2/2页)

“淳化三年,太宗将阁中所藏汉、晋、唐各代书札名迹,命侍书学士王著编辑目录次序,标明法帖,临摹刻板在枣木版上,共十卷,计入一百零三人法书,四百二十帖。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法帖《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其第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其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其第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其第九、十卷为王献之书。”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汇帖,将宋以前书家名作一网打尽。除了介绍‘二王’的书法,还把魏钟繇和晋名家的书法进行了一番探寻、比较。”
  
  “另外,它比丰碑巨碣的拓临更加方便,可以容纳较多不同形式的书体面貌。受当时时代的影响,帖中楷书的成分很少,大多是‘稿本’,摹勒逼真,精神完足,卷首标题使用‘法帖’字样,故称为法帖的鼻祖。”
  
  “《淳化阁帖》的出世,带动了中国绵延千年的刻帖与仿帖风气,并在书法界形成了与‘碑学’相抗衡的‘帖学’。它对我们书体流传,尤其对宋代行书的发展,确确实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向被誉为诸家‘法帖之冠’,对后世法帖影响巨大。”
  
  周至的书法是跟着四表舅练的,四表舅是魏碑和欧体的大行家,因此自然是“碑学”一路,连带着周至对字帖都没啥研究。
  
  可启老是旗人出身,走的自然是宫廷一路,他自己就是法帖大收藏家,对于华夏著名的法帖,那当然是非常清楚。
  
  听过启老的介绍,周至也感慨:“虽然流出了国境,但好歹这么多年还能够流传下来,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哈?”启老笑道:“肘子你也是练字之人,要临黄山谷,贴学是逃不开的,看来里这一年里没啥长进啊?”
  
  “启老你就饶了我吧。”周至赶紧拱手:“这一年刷题都快把人刷废了,哪里还有刷毛笔的功夫?”
  
  “对哟,肘子你今年高考!”王老这时候才想起这娃今年高三毕业:“考得咋样啊?”
  
  “他考得可好了,蜀川省文科状元,还有二十五满分加分。”胡部长说道:“我们还是说回字帖吧。”
  
  “胡部长你知道我成绩了?多少分?”周至吓了大跳:“您不会是哄我开心吧?”
  
  “成绩刚出来,上午蜀都教委打电话来说的。五百一十二。”
  
  周至不由得翻起了白眼,他突然明白了过来,这根本就是胡部长有什么好心,而多半是组织调查自己的时候,捎带手干的。
  
  “考得不错。”启老夸了一句后就丢开了:“说回《淳化阁帖》吧……”
  
  周至又傻了,堂堂一省文科状元,连句恭喜都不配拥有?
  
  不过这句话在这里也没法说出口,全都是博导,你好意思扯高考?
  
  只好继续听博导开课。
  
  “肘子刚刚的话,就有些不学无术了,其实《淳化阁帖》的原版,因为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那一场大火,已经不幸全部焚毁了。”
  
  “嗨!”周至一拍大腿:“应该想到的!那场宫女制造的大火,烧掉了宋朝三分之二个国库!大火烧了半个月,内宫几乎全部焚毁!”
  
  “正是,因此《淳化阁帖》的原版,宋代见过的人都少之又少。”启老说道:“不过幸好当年宋太宗还根据原本,用双钩法做过一些摹本,赏赐各位臣子,这个版本的的《淳化阁帖》,称作‘祖刻本’。”
  
  “祖刻本是早期官拓本,数量原本十分有限,当时只有位登中书省与枢密院两府的大官,才能够得到官赐法拓本一部。”
  
  “所以,早期的《淳化阁帖》官拓本也非常珍贵,当时就得世人重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