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特色小说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 第五百九十一章简在帝心

第五百九十一章简在帝心

第五百九十一章简在帝心 (第2/2页)

如今,李二却特意将杨帆留了下来,杨帆何德何能让陛下如此重视?
  
  长孙无忌有点捉摸不透,为何杨帆一直以来都会受到李二陛下如此的偏爱。
  
  其实,长孙无忌对杨帆的印象其实说不上好坏,只是觉得这小子很是有些小聪明,但办事冲动……
  
  当然,这小子最大的能耐就是胡搅蛮缠。
  
  毫无疑问,李二陛下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胡搅蛮缠的人下江南破局。
  
  但是仅仅因为需要杨帆下江南打破江南士族的垄断,就让他得到这么一个聆听的机会?
  
  这让长孙无忌有些郁闷,杨帆这小子简直太幸运了。
  
  整个大唐年轻一代还真没有人与之比拟……
  
  想想自己长孙家后继无人,孙无忌更加郁闷了。
  
  程咬金则浑身舒畅,咧开大嘴,给了杨帆一个大大的笑容,心里头早就乐开了花儿。
  
  此次杨帆来骊山,就是陪着女儿程玉珠来赏雪的。
  
  在他心中,杨帆早就成了他半个女婿。
  
  更何况,自己的大儿子程处默与杨帆相交莫逆。
  
  杨帆的成就越高,对他们老程家越有好处。
  
  萧瑀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对于自己姐姐认的这个干儿子,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让人头疼的棒槌居然能够得到陛下如此垂青?
  
  显然这是要培养帝国栋梁的节奏啊!
  
  杨帆如此年轻就能够得此大用,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有姐姐萧太后和萧诗韵的这层关系在,杨帆越受皇帝宠信,对他们萧家并非坏事。
  
  至于李绩、魏征,脸上不见喜怒,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扑克脸。
  
  行宫内众人心思各异,只有房玄龄低沉的嗓音:“贞观十二年十二月三日至今,陛下因病不能理会朝事期间,江南士族官员不断上奏朝迋,要求废除在江南设置海运衙门一事,同时要求收回任命杨范围江南到大都督之圣御。”
  
  “大家看看,这些都是通过御史台递上来的奏折,后面还有众多官员的签名,显然是趁着陛下龙体有羊而向朝迋施压。”
  
  “另外,这里还有一份自大唐立国以来,江南向朝廷缴纳赋税的情况,江南民丰富足,但缴纳给朝迋的税赋却很少,再加上江南士族经常联合对抗朝廷的御令,给整个国家带来不好的示范。
  
  “此次谋逆,不管在哪里都有江南士族的影子,攘外必先安内,若不能将这些人彻底制服,将来东征之时,想让江南成为粮草的供应基地,那很不现实。”
  
  从房玄龄讲述的情况来看,原来李二陛下早已经对此谋逆有了一定的预见。
  
  若不然也不会顺水推舟,故意装重病把这些人全部引出来。
  
  见到众人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李二陛下问道:“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说着,眼神定在了萧瑀身上。
  
  见此情景,萧瑀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冒出来了。
  
  萧瑀绝不是个蠢人,相反在政治上很是精明,他出身大梁皇族,父亲是后梁明帝,姐姐是隋朝皇后……
  
  这家世绝对是很牛逼的,生长在这种家庭,自幼耳濡目染,政治上的天赋绝对够牛。
  
  想当年隋文帝杨坚覆灭大梁,萧瑀陪同靖帝萧琮一同进入长安。
  
  萧琮被隋炀帝赐死,萧瑀却得以保命,而且身居高位。
  
  即使改朝换代,萧瑀也混的风生水起,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样一个左右逢源的人物,自然有着极其缜密的心思。
  
  这次江南士族在谋逆中推波助澜,显然是让李二陛下生气了!
  
  这次让房玄龄在暗中收集证据,绝对是想对江南士族下手。
  
  也就是说,这一次杨帆下江南,是带着打破江南士族垄断的目的前去。
  
  而现在李二陛下的意思就是要他这个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亮明立场。
  
  若是表态支持皇帝,那他萧氏与江南士族定然会产生间隙,甚至说是仇视也绝不为过。
  
  可若是沉默下去,定会被李二陛下视为此次谋逆一切的事情都有他萧瑀的参与,那可就悲剧了!
  
  深深吸了口气,萧瑀满嘴苦涩,瞥了李二陛下一眼,站出来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微臣认为只要有利于帝国,有利于百姓,就应该坚定不移的实行。”
  
  “更何况,在江南设立海运衙门的旨意已经下达,微臣绝对支持。”
  
  闻言,长孙无忌眉头微微一蹙,随即恢复正常,心里却很是鄙夷。
  
  萧瑀还真是懂得明哲保身之道,难怪当年萧氏皇族被隋帝杀戮殆尽,这位却一直左右逢源。
  
  这家伙已经说了,在江南建海运衙门,这是皇帝的旨意,他绝对支持,谁又还能去说什么?
  
  见到萧瑀明确表态,李二陛下露出了笑容。
  
  若不是这次骊山谋逆有江南士族的身影,可能还真拿不住萧瑀这个老狐狸的尾巴。
  
  既然萧氏这个江南士族的主事人都已经表态,接下来商议自然变得容易许多。
  
  几个朝廷重臣都统一了意见,对待江南士族,就应该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对于参与此次谋逆的江南士族,李二也没有故意扩大打击范围。
  
  这也是李二陛下深信自己对于朝局的掌控力度。
  
  即便江南士族喜欢使绊子,也完全不可能动摇他的江山社稷,这是李二陛下的自信。
  
  当然,现在李二需要头痛的是如何处理太子李承乾。
  
  此次李承乾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那又如何,此次谋逆在李二陛下心中已经形成了一根刺。
  
  众位大臣退去以后,李二陛下又将长孙无忌唤来。
  
  君臣两人相对而坐,李二陛下轻轻呷着茶水,面无表情。
  
  长孙无忌瞅了瞅皇帝的脸色,心里有些忐忑。
  
  他不知皇帝单独宣他过来有何事?
  
  但心底却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担忧,因为皇帝的神情举止实在有些反常。
  
  皇帝一直不说话,这令长孙无忌如坐针毡,不得不试探着问道:“陛下,此次单独招微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李二陛下依旧呷着茶水,默然不语,好半晌后才缓缓说道:“此次侯君集谋逆,太子必然知晓,可他却听之任之,朕欲改立魏王为太子,辅机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一愣,显得有些难以置信。
  
  虽然李二陛下对太子不满已久,欲废黜太子改立李泰的心思早已路人皆知。
  
  可这样直言不讳的张口道出,却是第一次。
  
  由此可知,李二陛下想必是对太子李承乾已经很失望了!
  
  长孙无忌心中踌躇,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此次侯君集与李元昌谋逆,打的是让皇帝禅位,扶持太子登基,确实将太子逼入了绝境。
  
  虽然不知李承乾到底知不知道这二人的谋逆,但是李元昌、侯君集如此明目张胆谋逆,必然在皇帝心中留下芥蒂。
  
  他这个皇帝还没死呢,自己儿子的绝对支持者就逼宫,任谁是皇帝也不可能不介意。
  
  可以说,在李元昌想当皇帝之时,在侯君集喊出皇帝退位、太子登基的时候。
  
  无论太子殿下到底有没有参与到这次叛乱之中,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两个。
  
  要么李二陛下退位,太子登基,要么谋叛失败,太子被废黜。
  
  但是李泰真的合适做太子么?
  
  表面来说,无论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都是他长孙无忌的亲外甥。
  
  无论谁当皇帝,长孙家都能极大程度的保持尊崇地位!
  
  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毕竟,这些年长孙家投资在太子李承乾身上的资源太多了!
  
  一旦太子被废,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