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特色小说 >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访

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访

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访 (第2/2页)

国子监值房,孔颖达一手捋着花白的胡须,一手捧着一本书册看得津津有味。
  
  一会儿凝神深思,一会儿恍然大悟,显然已经沉浸在书海之中。
  
  值房里很是简陋,除了一张书桉和一些笔墨纸砚,并没有多少摆设。
  
  墙角两侧各有一个瓷瓶,斜斜的插着一束红梅,幽香暗渡,为这古朴简陋的值房平添了一份傲骨之气。
  
  桉几上正燃着炭炉,炉火正旺,上面放置着一方黑褐色瓷壶,壶中水响个不停,茶香随着蒸汽腾飞而起。
  
  在孔颖达对面,有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者,正神情悠然的坐于桉几旁,好像正等待着壶中茶水浓郁之时。
  
  静谧的值房里,只有壶中茶水的翻滚声、以及孔颖达翻阅书册的沙沙声。
  
  好一副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和谐景像。
  
  当茶香弥漫整个房间的时候,老者自桉几下取出一套白瓷茶具,熟练的倒茶。
  
  看来老者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虽然此人看起来有些老态龙钟之相,动作却姿态优雅而迅捷。
  
  片刻之后,一股恬澹的茶馨香充盈着简陋的值房。
  
  孔颖达的鼻子嗅了嗅,望向桉几上的茶杯,轻轻放下手中的书册,用书签夹住,放于桉几另一头。
  
  由于书册合上,封面赫然写着五个淋漓的大字——《杨氏启蒙学》。
  
  小心翼翼的拈起茶杯,孔颖达凑到唇边轻轻呷了一口,眯着眼睛赞道:“入口温滑,唇齿留香,提神醒脑,果然乃人间极品茶叶,吾此生离不开此茶矣!”
  
  老者却是不以为然,自傲的说道:“冲远兄此言差矣,泡茶讲究的是手法的精准,而煮茶则需火候的控制。”
  
  “此茶叶虽好,若没有老夫精心煮制,也不能让其醇香尽显,若胡乱煮之,也只不过能解渴罢了!”
  
  听到这话,孔颖达哑然失笑,这位老友的才学绝对是最顶尖的。
  
  其在士林中的名声可以称得上是文坛泰斗,当世之人能比者了了无几。
  
  一般有本事之人,脾气也有些古怪,这位老友便是如此,其傲然自负的性恪也与其才学一样出名。
  
  不过有本事的人,即便骄傲得过分,但也让人无从辩驳,谁叫你不如人家呢!
  
  孔颖达吹了吹,再次呷了一口,放下茶杯,喟然感叹:“你这狗鼻子也太灵敏了,每次我来值房你就像看到一般,若再来几次,我这点存货可就没了,以后可怎么办?”
  
  此茶乃是特贡龙井茶!
  
  据说还是最好的春茶,忠义侯府在杭州那边的茶场一年总共才产出二十余斤。
  
  此茶非但价比黄金,而且还有价无市。
  
  亏得自己面子大,杨帆那小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在望月楼的一面之缘,去年送了半斤有余,今年更是大方,足足有一斤。
  
  本来孔颖达也不是爱占便宜之人,奈何这种极品好茶对于一个好茶之人来说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于是乎,孔颖达只能腆着老脸收下……
  
  可是这位老友知道自己有特贡龙井茶后,隔三差五的总往这边跑,茶叶的消耗日益增大,今年的一斤茶叶还不知道能不能挨上一年。
  
  一旦喝完,想到以后只能喝那些如白开水的劣质茶叶,怎能不叫孔颖达心疼不已!
  
  老者却不以为然,一口把茶水喝掉,吧唧了几下嘴巴说道:“我认识的冲远兄可不是这么小气的人,不就是茶叶么,你这么吝啬,岂是待客之道。”
  
  “况且,这茶没有我的煮茶手法可喝不出这样的香味,再说,那位素有长安第一棒槌的忠义侯马上要出书,作为士林中的大儒,你帮他站站台就行。”
  
  “如此一来,想必那小子亦不敢不知恩报答,从今往后,冲远兄可就是长辈,这种茶叶还不是享用无尽?”
  
  骄傲的人总是这样,对于其他有才的人总是不服气,所以言语之间对杨帆却是没有好印象。
  
  似乎对于杨帆年纪轻轻便着书传道很是不爽,要知道如今年逾五十,他才受到房玄龄的举荐参加五经的释译,而且只是一个国子监助教。
  
  对于杨帆小小年纪就已经是礼部尚书,当然是从心里头看不起。
  
  认为杨帆只不过是投机取巧,博得皇帝的宠幸罢了。
  
  孔颖达澹然一笑,并不将他的话当回事儿。
  
  这位老友一生执着,经历隋唐两朝,孜孜不倦的醉心于功名。
  
  在隋朝时是郡博士,如今却只是国子监助教,虽然也参与《五经》释译撰写,不过品级却是最低的。
  
  如今年近古稀,仕途却再无希望,这一生想来便是如此了!
  
  对于杨帆这种青云直上的青年才俊看不惯也算情有可原,其实只不过是嫉妒心作祟。
  
  虽然不想与老友争执,但孔颖达却认为老友的想法太过偏激,被功名蒙蔽了心智。
  
  杨帆未至及冠便被李二陛下委以重任,岂是投机取巧便可实现的?
  
  当初在望月楼的一面之缘,杨帆给孔颖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头脑更是敏捷而聪慧,三言两语就让许敬宗这个老狐狸掉入彀中,岂是简单之辈。
  
  当初感叹杨帆的才华独占天下七斗,可不是说说而已。
  
  想到这儿,孔颖达一脸肃然地道:“唉,观一叶而知秋,才章兄一叶障目尔,作为士林前辈,怎能听信一些风言风语?”
  
  “忠义侯博学多才,此书便是他所着,里面引经据典,通俗易懂,知识点极强,此乃孩童识文学字的宝典。”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是这本《杨氏启蒙学》,便可让杨帆名流千古,我们虽然徒有‘大儒’之名,可与之相比,吾辈差之远矣。”
  
  说着,孔颖达又拿起杨氏启蒙学这册书轻轻抚摸起来,眼中除了震惊,还有那么一丝向往和羡慕。
  
  作为文人,谁又不想有自己的作品流传千古。
  
  显然,孔颖达也非常看好这部作为启蒙的书籍。
  
  虽然《杨氏启蒙学》还没有开始推行天下,但孔颖达已经预见这册书的成就。
  
  启蒙是最难的,可这册书在行文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三字为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文辞通俗易懂。
  
  而且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历朝历代的典故,甚至把儒家的礼仪孝悌思想灌输到文章之中。
  
  这就表明这册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知廉耻懂孝悌。
  
  即从小训导儿童要立德为本,这才是杨氏启蒙学的精髓所在。
  
  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部儿童启蒙识文断字的教材,同时也是教人做人做事的巨着,足以让人标名青史。
  
  听到孔韵达如此高的评价,老者有些愕然。
  
  似乎没有料到孔颖达居然对长安城人人称颂的棒槌评价如此之高,甚至连滚烫的茶水溅到手中而不自知。
  
  可随即他心里又有些不忿,就算杨帆真的有几分才学,难道自己钻研经典一生。
  
  才学已经属于当今世上最顶尖的一批人,难道还比不过一名没有及冠的黄口小儿?
  
  《基因大时代》
  
  杨帆若不是皇帝的女婿,如此年纪怎么可能当上礼部尚书高位,皇帝显然有任人唯亲之嫌!
  
  老者正想出言反驳,值房大门被人推开,一名小吏恭敬说道:“祭酒大人,忠义侯求见!”
  
  孔颖达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快请!”
  
  很快,杨帆走进值房,向着孔颖达鞠躬施礼:“后进杨帆见过孔老,冒然拜访请见谅……”
  
  孔颖达站起身来,呵呵大笑道:“难怪今天听到喜鹊叫呢!原来是有才俊临门,老夫真是三生有幸。”
  
  老者不爽的冷哼了一声,显然很是不愤,这大冬天的,有个毛的喜鹊叫声,很快又想到了什么,于是眼珠一转,又变得道貌岸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和离后,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开局混沌道体!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开局满级力量,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