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送别(下) (第2/2页)
陈逸与王羲之等人一路骑马而行,这一条路,他们在出外游玩时,也是经常走过,一路之上,也有着一些人认出了王羲之,纷纷打着招呼。
这段道路,看似漫长,可是他们行走之时,却是觉得十分的短暂,很快,便到了城外,众人骑着马,来到了城外不远处的送客亭,然后下马来到了亭中。
王羲之从马背上的包裹中,拿了一壶酒,倒出了几杯,之后举杯对着陈逸说道:“轻云,当今时局,变幻莫测,游历天下,有着诸多危险,再次切记要注意自身安危。”
“如果于城镇之中,遇到困难时,可去寻我的朋友,你的包裹里有我和玄度所认识的朋友名单与住处,还有两封信,到时拿出信即可。”
说着,王羲之再次举了举杯子,“在此,以此杯酒相送,祝你一路顺风。”
“祝一路顺风。”旁边的许询和王操之两兄弟,皆是举杯附声说道。
“多谢各位,我们定会再次相见。”陈逸也是举了举杯子,然后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随后,将酒杯放在桌上,再次朝着王羲之等人拱了拱手,便走出了亭外,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在送客亭,望着陈逸离去的背影,许询轻叹了一声,“如此年轻的奇人,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能有今日成就,一部分也是通过游历而来,我们能与他相处三月之久,已然是一件幸事了,轻云未来的成就,当是无法估量,好了,我们回去吧。”王羲之看着陈逸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笑着摆了摆手。
陈逸骑着骏马,朝着前方不断飞驰,回头望了一眼已然成为小黑点的送客亭,他感叹一笑,与东晋王羲之这些名士结识,会成为他这一生最难忘的经历了。
在副本世界中,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去做,对于一位收藏家最重要的事情。
一位古玩收藏家,毕生最大的愿望,无疑是能够见到或者是得到华夏传说中的珍宝,其中,和氏壁所制作而成的传国玉玺,是重中之重。
传国玉玺,又名,传国玺,传国宝,为华夏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刻,其方圆五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相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此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因此使得许多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大地二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
传国玉玺自秦朝被制成之后,一直在各朝代流传,直到宋代之后,金兵破汴梁,微钦二帝被掠,而传国玺也被金国掠走,从此销声匿迹,虽然在元明清三代时有出现,但基本都是谣传而已。
虽然现代世界,没有了皇帝,传国玉玺也不再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却成为了华夏最珍贵的至宝之一,引得许多专家学者,想要找出其下落,可是最终都是一无所获。
作为一个古玩收藏家,恐怕没有比亲眼见到传国玉玺,更加让人满足的事情了。
陈逸在这个副本世界,所要做的,就是前往东晋皇宫之中,找到传国玉玺,哪怕不能带走,也要亲眼目睹这一件代表华夏无上权威的玉玺。
对于这一件至宝,他也是曾仔细研究过其流传的历史,汉献帝元年,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并且命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际上却是欲盖弥彰罢了。
在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马炎如曹丕当初一样,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自此归晋。
只不过在公元311年,前赵国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传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灭前赵,得到传国玉玺,更是别出心裁,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
又过了二十年,传国玺又传入冉魏国手中,后来此国被他国围困,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被东晋将领骗走,将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晋朝国都建康,由此,这一件代表着受命于天的至宝,再度归于晋朝司马氏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