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步入正轨 (第1/2页)
多亏了薛承乾提前教授了众多流民烧制土砖之法,各处工坊完工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之间的预估。
当首批带着粮食前来与他们交易的商队进入山中,已经看到工坊内热火朝天的景象。
薛承乾公开承诺,制售铁器所得之利,除留取三分之一作为军资外,其他得利皆予百姓!
包括用这部分利钱交易来的粮食,也按许诺的比例分给所有的百姓!
这样的策略,也算是另类的“屯田之法”,区别只在于他们主要出力炼制铁器,然后交易回粮食。
留作军资的那部分利钱,却可以看作是以前的“朝廷抽税”。
按这等换算,薛承乾等于凭着一座矿山,将两三万的流民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小朝廷。
而且,只要外部有足够可供交易的商队,制售铁器所得的利钱,可是远远胜过了耕田种地。
现在的时节,便足以支撑他们存活下来。
等到各地百姓恢复生产,开春后天气转暖,粮价回落,便更能让大家认识到,在薛承乾的组织下生产铁器,甚至比回到家乡耕田种地活得更加滋润。
当然了,受限于现在镇义营的身份,各地商队只能偷偷摸摸来与他们交易,到时候他们便是分得了再多的利钱,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交易到自己所需之物。
可是,大家对于薛承乾极有信心。
现在他便能安定数万流民,不远的将来,必定能带领他们杀出山去。
那时,他们将拥有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也必定能护得前来交易的商队周全,生活条件肯定能大大改善。
看到有足足六支代表不同豪族的商队同时来到八姑子山,薛承乾也不禁对魏箫的手段极为佩服。
“还是魏姑娘你面子大呀!同时来了六家商会,而且让他们亲眼看到我们的铁器工坊已经顺利出产,对咱们的谈判大大有利!”
虽然没有听从魏箫的劝阻,但是她当时的话是对的。
囤积粮食的各大豪族,都会趁着此次机会,抬高粮价,赚取暴利,而镇义营想要购买粮食,比起外间的普通百姓会更困难,他们必定会趁机狠狠宰上一笔。
可是,现在的情形就不同了。
魏箫含笑谦虚地道:“若非薛大哥教授妙法,而且调动起了百姓们的干劲儿,使得短时间内使让工坊生产出铁器,便是我召来再多的商会,恐怕也没用吧?”
“盐铁之利,天下皆知,这些豪族自己无力炼制铁器,绝对不想错失与我们合作的机会,薛大哥你就有与之谈判的筹码了。”
多支商会同时前来,他们固然想要让背后的世家所存粮食卖出高价,却更不想因此得罪了薛承乾,把合作机会白白让给其他家。
只要操作得宜,恐怕几家商会非但不能趁机涨价,还要竞相降价,以占得合作的先机!
薛承乾比所有人都明白其中道理,所以这段时间就连镇义营的将士也暂时放下练兵,全力帮着百姓们开矿建房。
现在,之前的辛苦总算有了回报。
而且,就连魏箫等人也不知道,薛承乾所得的回报不仅于此!
当工坊完成,正式投产,几家商会带粮食前来交易之时,也标志着薛承乾正式扎下了根,安定了镇义营与众多流民。
他同时得到了天命系统的奖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