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 世纪大和解 (第2/2页)
报名申请加入一心会的人直接把一心会报名处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哪里。
太学学生们到处寻找袁树,表示要听袁树的讲学,连太学博士们的课也不听了。
城内各大势力的代表人们一边称赞袁树的辉煌成就,一边指着自己的孩子不断的责骂,让他们多学学袁树,小小年纪就能威压雒阳,而你们呢?居然还有心思斗鸡走狗?!
看看人家!
雒阳城内的二代、三代、四代们那是想破了脑袋都想不通为什么袁树那么牛逼,更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袁树牛逼,他们也必须要和袁树一样牛逼。
貌似他们的爹也没有袁逢那么牛逼吧?
二代、三代和四代们十分不解,并且为此十分痛苦,还没地儿说理。
但是与他们比起来,更加不解、更加难以接受现实的,还得是宦官集团里的领头大宦官们。
他们没有一丝丝防备,就突然得知了袁氏与官学势力达成和解的消息,双方互相夸奖、解除误会,重新联合在了一起,消弭争斗,宣称要共同推动大汉学术的高质量发展。
拿错剧本了吧这帮家伙?
段珪、曹节、王甫、淳于登、张让、赵忠等大宦官对这场世纪大和解感到十分困惑、一分恐慌。
怎么会和解呢?
怎么能和解呢?
那帮家伙都把袁氏列祖列宗给骂了,袁氏也把韩宗处以极刑了,怎么就和解了呢?
这分明是不可能和解的啊!
背刺袁氏的杨氏,紧随其后的张氏、刘氏,最先上表的许栩,嘴炮很响的太学博士,还有雒阳城内一大票的跟风者。
这些人哪个都不像是能得到袁氏原谅的样子。
这都能被谅解?
这都能重归于好?
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点太疯狂了?
耗子都要和老猫搞联姻了?
大宦官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立刻派出大量人手四散而去打探消息,势必要把这件事情背后的隐情给挖出来,一定要搞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委,看看这到底是谁在作祟。
但是他们打探来打探去,没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倒是得知他们打探消息的这些日子里,袁氏、杨氏、刘氏、张氏、勋氏等诸多之前针锋相对的家族和势力之间频繁往来。
各自族人频繁出入各自府邸,互相恭贺、送礼,召开宴会,欢宴整日,欢声笑语不断。
袁树作为袁氏这一阶段的主力输出手、发言人更是活跃。
哪个家族召开的宴会里都有他的身影,哪个家族邀请的宾客都必然把袁树排在前列,并且还邀请袁树当众发表讲话,为疑惑不安的众人解释这件事情的缘由,并且趁机宣扬一波自己的心学和一心会。
如此做派,直接把大宦官们给看傻了。
六月初八,他们召开了又一次的无稽之谈,在谈话中彼此交流他们所得知的讯息,最后汇总一下,确定了这个事情最有可能的幕后操盘手,就是袁树。
是他的到来引起了这场舆论风波,通过他,宦官们助推了这场风波的烈度。
也是由他开始,袁氏吹起了反攻的号角。
更是由他一顿嘴炮扭转了原始的劣势局面,一人压制雒阳群儒,硬生生把逆风局打成了顺风局,顺便还把整个雒阳城的舆论方向给带偏了,顺便狠狠的发展了他的所谓一心会,大大增强了他自己的势力。
根据可靠消息,大宦官们得知袁树的一心会已经有一千多雒阳本地人或者来雒阳求学的外地人加入,其中不乏出身较好的人。
另外还有将近一万人提出申请,把袁树追捧的炙手可热,俨然是雒阳城里真正的超级巨星。
除此之外,根据一些零星的目击情报,大宦官们得知袁树曾在和解消息公布之前出现在杨赐的府外,并且进入府中,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才出来,杨赐还亲自送他出来了。
“一定是袁术!一定是袁术这个黄口小儿!一定是他!就是他参与其中,把这件事情弄得面目全非!就是他!要不然怎么连杨氏都能和解?这不可能!杨氏背信弃义,袁逢和袁隗恨死他们了!怎么会轻易与之和解?!”
段珪在无稽之谈中愤怒的喷洒着自己的口水。
“我都说了,早就说了,派人把他杀了算了!你们不敢!不让杀!现在倒好,这黄口小儿扭转乾坤,和解了!他们和解了!接下来怎么办?咱们该怎么办?他们和解了,下一步要干什么?肯定是要报复咱们啊!”
(本章完)